厦门市湖滨中学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德育之窗
  3. 德育活动
  4. 内容

厦门市中学公共安全融入学科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区属校)在我校举行

5月26日下午,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安全教育融入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化学科渗透,在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促进安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以“跨学科融合培安全素养”为主题的公共安全融入学科教育的区属校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厦门市湖滨中学举行。本次活动重点展示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心理健康学科课堂的融合模式。


融合初探:主题、载体和切入点的选取


厦门市湖滨中学,以体验式生命教育做为办学特色,并且在心理健康课堂融入生命教育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纲要》中提出的“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更与本校体验式生命教育有很多共同之处。

三年疫情,给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社会公共安全埋下潜在隐患,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在当前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共安全教育跨学科相互融合,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选择了心理学科中人际交往模块的课程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讲座,作为本次观摩活动的载体。以《纲要》中的高中年级的教育重点内容之“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作为融合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了本次展示的课程和讲座。

 

厦门市湖滨中学 李文迪老师

心理健康课程丨《心理边界—让关系更美好》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李老师通过视频情境展示和同学们对自身经历的分享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边界,理解心理边界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校园欺凌的案例展示,让同学看到模糊心理边界可能造成的对个体和公共安全的危害性;通过情境演练等活动引导学生觉察并明确自身边界,探索守护自我心理边界的方法,同时尝试用一致性沟通的方式学会适时拒绝,顾及自身正常的心理需求,学会独立、自信地与人相处,运用良好的人际沟通方法让关系变得更加美好,同时防止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等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区教研员叶志忠老师,对李文迪老师的这堂课,从选题、切入、活动形式和融合点等多个角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赏。一位在场的年轻心理老师,也表示李老师和这节课是她理想中的样子。

心理健康融合课《心理边界—让关系更美好》

与区教研员叶志忠老师进行课后研讨


厦门市湖滨中学林瑛老师

心理专题讲座丨《做心灵的消防员——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共安全教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最重要的融合点。在讲座中,林老师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题,介绍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从危机干预的流程入手,按事前、事发、事中和时候的发展顺序,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全过程,并重点强调了事前进行预防准备和监测预警的重要性。还通过一个学生自残行为的危机干预演练视频,直观地展示了个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干预的全过程,详尽的分析了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讲座最后,林老师简要介绍了群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干预的构建要点。并结合现实案例强调,危机干预不是永久性的治疗,而是类似于应急救护的形式,对当事人的心灵创伤进行一次性的“清创”、“消毒”、“止血”和“包扎”,要想彻底的治愈还需要长时间的跟进治疗。

讲座后,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对危机干预这项特殊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心理专题讲座《做心灵的消防员——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讲座后的专题分享讨论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