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滨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教务专栏
  3. 教务常规
  4. 工作计划
  5. 内容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年第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国家进入了特殊的管控状态,本学期整个教学分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2月1日到4月7日是高三线上教学时间,2月12到5月11日是其他年段线上教学时间。初中暑假7月23日起,高中7月29日起。所以根据疫情的发展和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随时调整工作状态成为本学期的工作特点。

面对挑战,教务处全体成员迎难而上,先行探索线上教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线上教学的特点,培训教师带领教师,克服困难,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服务、专业发展提升的平台。保证学校教学质量不受疫情影响,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还得到两项重量级荣誉,湖滨中学获得思明区教育局颁发的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优秀组织奖”、厦门市教育局颁发“厦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现将一年来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 加强常规过程管理,对照制度、落实有效。 

1.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本学期协助主任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定期组织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反馈,发现在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通过组长反馈到相关教师,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实验室管理及相关工作

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各年级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按照要求做好危化品使用、处置管理工作,确保无安全隐患;在理化生教研组长及各实验室实验员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六月初的初二、初三及高二的理化生实验考查工作。

3.校本课程工作

校本课程是高中新课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年认真落实高一高二年段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及授课工作,学年开学初组织高一高二年段教师积极申报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同时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二、加强两级毕业班管理成绩显著。   

1.我校对2017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中高考目标,领导挂班,联生、联科,认真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力争完成既定目标。高三年本科上线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理工类600分以上3人,文史类570分以上5人。艺体生全部本科上线。

2017级初三完成既定的目标。2020届初三10个行政班,全市前100名7人,前120名12人。投档分600分以上63人。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今年的毕业班较为特殊,面对中高考延期的特殊形势,教务处与毕业班领导小组将引导教师爱护学生心理、激励学生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并在疫情期间与考前冲刺阶段,多次以《致家长一封信》、组织班级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的方式做好家校沟通,调节亲子关系,为毕业班学生能够心态平和、踏实拼搏地度过高三初三学年做了有力的保障工作。

2.段长班主任团队协作分工,工作细致。

针对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压力过大、成绩起伏明显等问题利用班级布置、主题班会、学生活动、家校沟通、假期跟进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士气,养成静心的学习精神,潜心的钻研风气,力争将良好班风、旺盛斗志、健康心态维持到高考中考结束。学校调整高三年段学生的用餐时间,使高三学生能够错峰用餐,全力保障学生的用餐需求。

疫情期间,班主任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次线上家长会、线上家访的方式跟踪了解学生在家上课的情况。初高三复课后,在按照防疫防控要求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复课的同时,班主任带领科任教师用户外约谈等方式进行全员家访。为初高三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3.学科团队潜心钻研,重在“教研提效”

通过组织学科教师研究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近年试题,研究各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的落地,从考试要求与学生实际两个出发点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全体教师在整体部署、德育保障、教研引领的前提下,抓住课堂与训练两个抓手,课堂杜绝讲归讲,练归练的现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训练和讲评,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示范教师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分析,提高复习教学的思维含量,追求复习教学中师生的思维共鸣。

特别在今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教务处预先要求的线上作业辅导为后续进行线上教学提供了便利;坚持线上、户外、入户等多种形式家访,做好家校沟通。初高三年段全体教师在工作之余,牺牲休息时间分组家访,了解学生阶段情况,争取家长助力,拉近师生距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1. 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成绩优异

1.2019—2020学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相关各级各类培训单位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我校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要求,今年我校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90学时,实际完成学时108学时。

  1. 完成湖滨中学第二十三届以“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

  2. 积极开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以赛代训比赛活动,23位教师获得学校奖励,13位教师获得区级奖励,朱姝婷、李文迪两位老师获得厦门市一等奖,林伊眉、陈婉婷获得市级二等奖,黄鹭强等3位老师获得三等奖。湖滨中学获得该项赛事思明区教育局“优秀组织奖”、“厦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 开展信息技术培训,陈力、白源法等2位教师获得思明区第九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综合竞赛一等奖,其余有蔡佳境等24位教师获得二、三等奖。

  4.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活动,有34位教师获得校级奖励;叶雯雯等23位教师获得思明区教育局一、二、三等奖,陈鹏,黄佳玲,黄鹭强,周毅鹏获得厦门市教育局一等奖,张培杰等其余5位教师获得市级二、三等奖;最终周毅鹏、黄鹭强、黄佳玲三位教师获得省级优课奖励。

  5.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首届高中单元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我校多位教师的作品获奖,其中,叶瑞碧校长的单元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喜获一等奖,周毅鹏老师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获得二等奖,吴素燕副校长获得指导奖,占然、刘榕泽老师的作品《电势能与电势差》获得三等奖。

  6.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厦门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程建设评选活动”,黄鹭强等4位教师获奖。

  7. 积极组织全员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大赛,在各教研组及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共推荐柯美蓉等27位初中教师、林婧等16位高中教师、胡海珍等17位高中中年组教师参加思明区“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林木愁等8位初中教师、彭文强等14位高中教师、李惠英等15位高中中年组教师获得思明区现场比赛资格。

五、严格操作规范,确保一年考务零差错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做好中考、高考会考等各类考务,力求操作规范,服务考生,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和凭老经验办事的思想,按照“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工作方针,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切实细化工作职责,把责任压实到岗位,把压力传导到个人。要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决策,健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调查和评估、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预案管理、保障体系、信息报告等制度建设,做到时刻保持警醒,始终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始终有应对化解风险的高招,全力确保一年考试工作平安顺利。

六、注重家校合作,注重文化育人。   

1.注重加强家校合作,关注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工作,促进教育教学。

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心理急需支持的情况,在全校开张导师帮扶,工作到人的工作。每一个教师都责任到人,跟踪帮扶指定学生。导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状态,全科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关心、关注、引导帮扶对象学生;坚持线上、户外、入户等多种形式家访,做好家校沟通,为全校教育教学安全有序进行筑基。

2.组织语言文字竞赛,涵养文化风气;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区市两级阅读竞赛延迟举办。但校园读书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读书节开展政治阅读思维导图制作、趣味书签制作、英语阅读竞赛等一系列竞赛与趣味活动,使学生在疫情期间通过更科学、更有趣的方式用阅读放松身心,增长见闻,提升阅读素养,涵养阅读习惯。

此外我校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按时令节日安排在日常教学、课外活动中,各年段围绕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红色革命传统为主题,展开一系列有特色的语言文字活动,例如诗词诵读、经典阅读读书会、软笔硬笔书法班级、校级竞赛等等,涵养校园文化风气,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厦门市湖滨中学教务处

2020.8.11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