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卖,温暖人间;心手相连,共建和谐
2021年1月9日,厦门市湖滨中学德育处牵头,校红十字会、团委、学生会与开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助残公益义卖活动。现场的所有义卖品均为开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的残疾人学员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来自湖滨中学红十字会和学生会的24位同学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此次活动。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1月9日只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但对湖滨中学热心助残的小志愿者们来说,这一天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上午8:30,冬风凌冽,湖滨中学的校门口却热火朝天,一眼望去全是在忙碌着的老师和学生,鲜艳的横幅标语高高挂起,校旗和校红十字会会旗迎风招展,音箱播放出清新欢快的歌曲,经过半个小时的培训和准备,小“推销员”们正式上岗啦!
校德育处邱文平主任交代义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校团副书记朱舒婷老师指导学生使用义卖品清单
老师同学们一起对现场进行最后的布置和调整
德育处杨明副主任将残疾人学员做的大红福字高高挂起
同学们逐一核对和记忆每一件义卖品的标价
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万事俱备,蓄势待发
一波又一波的市民走近义卖现场,每一位志愿者都面带笑容,热情“吆喝”,耐心细致向市民介绍商品,校摄影社的同学们,拿着相机对着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画面不时按动快门。三位来自开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的学员还现场进行了手工艺制作的展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展现着属于自己青春的力量。
刚开张就有顾客上门,扫码下单义卖开门红
志愿者细心为老奶奶解读义卖品标签上的文字
职业援助中中心的三位学员现场展示技艺
“我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义卖这件事,但是今天刚开始还是有点不知所措。但随着同伴之间相互熟悉,分工合作后,信心也慢慢上来了。”湖滨中学志愿者,来自高一五班的方钰冰同学回忆到,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还没什么人来,看着冷清的摊位,同学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决定走出去,到公车站、四里市场和地铁入口附近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碰碰运气,做做宣传,“拿着小饰品在街上走着,询问路人,虽然有时候会碰壁,但更多的还是支持献爱心这项活动,今天的成果也蛮不错的。”
高一四班林宇翔和同伴选择前往菜市场进行销售:“开始处处碰壁,不等我们说完话,人们就摆摆手,然后快步离开。在我们信心慢慢磨灭时,一位小吃店的老板娘让我们重拾信心,他在听完我们的义卖目的后面,毫不犹豫的买下一个KT钥匙扣,这让我们的心都为之一震,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活动中。为了能将物件销售出去,大家都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结合过年将至开始销售灯笼,有的饱含情感地销售着,而我也用闽南语与一些行人交谈……”
上街推销打开局面,大胆尝试成果丰硕
“顾客”满意的笑容给孩子们注入信心和勇气
在这批走出去的同学的影响下,志愿者们想出了更多好点子,有的同学将义卖品拍照放到自己的QQ空间和同学群,进行线上推销。还有一位同学直接开起了网上直播,引来不少放假在家的小伙伴前来参与。
在附近的同学从网上看到消息前来支持
来自高一1班的孙佳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一次,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学员们制作了各种精美的小物品,例如小金猪,小灯笼等等,每一件物品都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而成,当我们在义卖时,有很多路人听到是为了残疾人献爱心而购买了商品,还有路人暖心捐款。”高一二班卢思涵补充道:“有的大人本没空看这些小挂件,可一听到是残疾人亲手制作的,钱也是捐给他们的,便掏出手机献一份爱心。”残疾人所需要的并不多,每个人的一小份关爱,星星之火,足够照亮他们的整个世界。
“买东西是次要的,主要是想鼓励残疾人朋友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位购买了一对灯笼的爱心市民表示,同学们的爱心让其感动。义卖现场,许多小朋友也在家长的引导下,选购了自己心仪的小物件,然后亲手递上自己的零花钱。
在同学们的积极推销下,市民们献上爱心满载而归
抱着孩子的家长是志愿者们最好的“客户”
小朋友在家长引导下用零花钱买下自己心仪的工艺品
活动后半段,恰逢刚参加完学校举办的新春合唱比赛的湖滨中学老师们走出校门经过义卖现场,看到学生们在举行助残义卖活动,纷纷热情参与其中。叶瑞碧校长、陈娴贤副书记副校长、陈文星副校长和吴素燕副校长也走进摊位,选购义卖品,并向老师们推荐和介绍这些义卖品的来历。摊位上的手工艺品几乎被一扫而空,还有许多没买到自己想要的义卖品的老师,现场向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的负责人登记,订购自己想要的的工艺品。
老师们慷慨解囊,摊位上的义卖品一扫而空
没买到想要工艺品的老师们现场登记订购
“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让老师和学生们了解公益、走近公益,同时也为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献上一份力。”湖滨中学校红十字会会长吴素燕副校长表示,此次爱心义卖所筹得的所有善款将捐给开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
本次义卖活动组织者与志愿者的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