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类联合期刊索引(教育理论)2021年第1期
教育教学类联合期刊索引(教育理论)2021年第1期 | ||||||
序号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1 | 教育理论 | 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改进的起点与策略 | 白弘雅;周正 | 中小学管理 | 2021.02 | 38 |
2 | 教育理论 | 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思考 | 李希贵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1.02 | 10 |
3 | 教育理论 | 面向未来:课程与教学的挑战与变革 | 杨志成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102 | 19 |
4 | 教育理论 | 新时代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性变革 | 闫守轩,杨运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102 | 26 |
5 | 教育理论 | 加强科学研究 赋能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 罗良 | 人民教育 | 2020.24 | 38 |
6 | 教育理论 | 努力构建双循环的普通高中教育生态 | 顾月华 | 人民教育 | 2020.24 | 40 |
7 | 教育理论 | 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与发展路径 | 康晓伟 | 人民教育 | 2020.24 | 56 |
8 | 教育理论 | 课改,如何真正转向“素养本位”? | 徐星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48 |
9 | 教育理论 | 改进结果评价的三个维度 | 常生龙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75 |
10 | 教育理论 | 高质量教育需要一场结构性学习变革 | 曹培杰 | 人民教育 | 2020.23 | 55 |
11 | 教育理论 | 2020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 | 人民教育 | 人民教育 | 2021.2 | 7 |
12 | 教育理论 | 2020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 | 人民教育 | 人民教育 | 2021.2 | 26 |
13 | 教育理论 | 2020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 | 人民教育 | 人民教育 | 2021.2 | 37 |
14 | 教育理论 | 把握积极管教与教育惩戒有机结合的法意 | 侯健 | 人民教育 | 2021.2 | 63 |
15 | 教育理论 | 完善教育惩戒标准 理性实施教育惩戒 | 薛刚凌 | 人民教育 | 2021.2 | 65 |
16 | 教育理论 | 高中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 | 虞晓贞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6 |
17 | 教育理论 | 学校教育评价的转型与探索 | 孙海龙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6 |
18 | 教育理论 |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评价的思考 | 邱云峰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28 |
19 | 教育理论 |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 辛涛 | 中国考试 | 2021.2 | 4 |
20 | 教育理论 | 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标准 | 孙昌华 | 中国考试 | 2021.2 | 14 |
21 | 教育理论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条件、特征、关键与底线 | 朱永新 郝晓东 | 人民教育 | 2021.1 | 13 |
22 | 教育理论 | 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新时代内涵 | 辛涛 李刚 | 人民教育 | 2021.1 | 17 |
23 | 教育理论 | 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 王烽 | 人民教育 | 2021.1 | 21 |
24 | 教育理论 | 落实学校评价的基本认识与策略 | 李凌艳 | 人民教育 | 2021.1 | 25 |
25 | 教育理论 | 厘清“评”“价”关系,引导学校发展 | 董君武 | 人民教育 | 2021.1 | 29 |
26 | 教育理论 | 选择性教育应更加注重价值认同引导 | 王红丽 | 人民教育 | 2021.1 | 37 |
27 | 学校管理 | 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校长的认识、理念与行动 | 蔡辉森 | 福建教育 | 2020.12 | 6 |
28 | 学校管理 | 现代学校治理的价值自觉与机制创新:兼谈江苏南菁高级中学美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 | 杨培明 | 福建教育 | 2020.12 | 9 |
29 | 学校管理 | 学校治理现代化与校长领导力要求 | 孙巧平 | 福建教育 | 2020.12 | 14 |
30 | 学校管理 | 新时代学校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 黄马福 | 福建教育 | 2020.12 | 17 |
31 | 学校管理 | 新时代普通高中学校发展定位与导向 | 朱益明 | 人民教育 | 2020.23 | 13 |
32 | 学校管理 | 双轮驱动,探索新办学校教育发展之路 | 林雅媛 | 福建教育 | 2021.1 | 22 |
33 | 学校管理 | 新高考改革何以形塑教师工作量?——基于上海市8所高中学校的实证调查 | 蒋帆[等] | 中国考试 | 2021.1 | 52 |
34 | 学校管理 | 我国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 蒋颖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 | 15 |
35 | 学校管理 | 高中校园软暴力调查与思考 | 韩秀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 | 19 |
36 | 学校管理 | 施心理教育之长 溯预防欺凌之策:义务段校园欺凌现状及预防路径 | 张越[等]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 | 27 |
37 | 教学教研 |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基于会话分析 | 张光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01 | 79 |
38 | 教学教研 | 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 | 杨明全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102 | 57 |
39 | 教学教研 | 再现—经历—转化:深度教学的实现机制及其条件 | 王芳芳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102 | 72 |
40 | 教学教研 | 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融合:理据、形态与方式 | 郝志军,刘晓荷 | 课程·教材·教法 | 202103 | 4 |
41 | 教学教研 | 建设“和而不同”的精彩课堂 | 闫玉海 | 人民教育 | 2020.24 | 59 |
42 | 教学教研 | 从教师文本到学生文本 | 刘育蓓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28 |
43 | 教学教研 | 借问题探究促进学校课堂文化转型 | 孙广波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30 |
44 | 教学教研 | 着眼学生发展需要,基于“磨炼”理念建设特色课程 | 陆康其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66 |
45 | 教学教研 | 提高校本研训效度管窥 | 程红兵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74 |
46 | 教学教研 | 面向未来建设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自适应学习系统 | 曾宪一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80 |
47 | 教学教研 | 基于评估诊断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 | 刘玉华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82 |
48 | 教学教研 | 学导式教学:学会学习的教学范式 | 孙广波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84 |
49 | 教学教研 | 内生课堂:让学生自主、自治、自觉学习 | 高琼 | 人民教育 | 2020.23 | 65 |
50 | 教学教研 | 将评价工具嵌入课堂探究教学的范式及其实施矩阵 | 蒋永贵 | 人民教育 | 2020.23 | 68 |
51 | 教学教研 |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要把握好“四个度” | 杨清 | 人民教育 | 2020.23 | 71 |
52 | 教学教研 | 设问可改变课堂形态 叩击学生心灵 | 殷作富 | 人民教育 | 2020.23 | 75 |
53 | 教学教研 | 用心打造培根铸魂、户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 郭戈 | 人民教育 | 2021.2 | 60 |
54 | 教学教研 | 尊重差异 面向未来:建平中学学分制评价改革 | 赵国弟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8 |
55 | 教学教研 | “我已非我”,以课堂导学与作业设计引领教师发展 | 周春艳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9 |
56 | 教学教研 | 因材施教 因人导学 因类促评:数据驱动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改革 | 陈婷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38 |
57 | 教学教研 | “双新”实施背景下校本评价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杨卫红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48 |
58 | 教学教研 | 基于“生趣”导向的高中自主发展课程评价 | 吴卫国 潘峰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60 |
59 | 教学教研 | 单元长程任务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施 | 臧丽丽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37 |
60 | 教学教研 | “三单实验”研究项目策划思路与实施路径 | 张作仁 | 福建教育 | 2021.1 | 25 |
61 | 教学教研 | 当前项目化学习实施的意义与问题 | 鲍道宏 鲍清源 | 福建教育 | 2021.2 | 6 |
62 | 教学教研 | 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兴起原因及开展策略 | 张红梅 | 福建教育 | 2021.2 | 9 |
63 | 教学教研 | 让学生在体验与活动中感受项目化学习的魅力 | 江合佩 | 福建教育 | 2021.2 | 14 |
64 | 教学教研 | 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价值取向的探析:对“学科试题评析”的思考 | 杨梓生 | 福建教育 | 2021.2 | 28 |
65 | 教学教研 | 全面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助力建设调质量教育体系 | 林葱青 | 中国考试 | 2021.1 | 1 |
66 | 教学教研 | “十四五”高考改革:拓展个性化制度空间 | 谢维和 | 中国考试 | 2021.1 | 13 |
67 | 教学教研 | 加强系统观念 统筹推进考试改革 | 钟秉林 | 中国考试 | 2021.2 | 2 |
68 | 教学教研 | 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评估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评估的分析 | 张远增 | 中国考试 | 2021.2 | 25 |
69 | 教学教研 | 基于翻转课堂的在线合作学习研究 | 宗华[等] | 上海教育 | 2021.3A | 60 |
70 | 教学教研 | 课程目标的课堂实现 | 程红兵 | 上海教育 | 2021.3A | 64 |
71 | 教学教研 | 生趣:让自主发展课程实施更有效 | 吴卫国 | 上海教育 | 2021.1B | 90 |
72 | 教学教研 | 关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设计的观察与思考 | 杨昕[等] | 上海教育 | 2021.1A | 63 |
73 | 德育工作 | 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探析 | 卢邦柱;耿 雅 | 中小学德育 | 2021.02 | 36 |
74 | 德育工作 | 教师教育惩戒的实施边界探析 | 杜学爽 | 中小学德育 | 2021.02 | 13 |
75 | 德育工作 | 基于“问题”的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例谈 | 张福华 | 中小学德育 | 2021.02 | 42 |
76 | 德育工作 | 服务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 胡金木,杨淑雯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01 | 85 |
77 | 德育工作 | 把握规律不断创新 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综述 | 董莜婷 | 人民教育 | 2020.24 | 7 |
78 | 德育工作 | 科学引导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社交 | 孙晓军 | 人民教育 | 2020.24 | 28 |
79 | 德育工作 |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律商 | 何云峰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60 |
80 | 德育工作 | 加快实现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三个转变 | 衣永刚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62 |
81 | 德育工作 |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劳动教育实践 | 顾敏霞 万志超 | 上海教育 | 2020.12B | 68 |
82 | 德育工作 | 完善德育评价 促进学生成人 | 汪露溢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52 |
83 | 德育工作 | 打造“博雅三立”体系,探寻德育评价路径 | 潘志强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62 |
84 | 德育工作 | 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校着陆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设计与实施 | 吴晓燕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68 |
85 | 德育工作 |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 | 李磊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27 |
86 | 德育工作 | 基于综合评价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重构 | 马春晖 | 福建教育 | 2021.2 | 16 |
87 | 德育工作 | 劳动教育何以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 | 刘良华 | 人民教育 | 2021.1 | 33 |
88 | 德育工作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落实机制 | 赵华 冯建军 | 人民教育 | 2021.1 | 55 |
89 | 德育工作 | 基于视频课构建学校-家庭互动式劳动教育模式 | 张杰 | 上海教育 | 2021.1B | 85 |
90 | 德育工作 | 在一体化建设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衣永刚 | 上海教育 | 2021.1B | 64 |
91 | 教师成长 | 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与调控策略 | 李森,杨征铭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01 | 98 |
92 | 教师成长 | 在例题与命题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 王新刚 | 人民教育 | 2021.2 | 67 |
93 | 教师成长 | 中青年教师培养与评价的特别研修制度探索:以上海中学“特别研修班”为例 | 王辉 张泽红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0 |
94 | 教师成长 | 让评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动机” | 季洪旭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42 |
95 | 教师成长 | 评价及基于评价的教师教学行为修正 | 谢丁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133 |
96 | 教师成长 | 教师要怎么做到高级而有趣 | 翁乾明 | 福建教育 | 2021.2 | 18 |
97 | 教师成长 | 论教师的积极语言及其运用 | 李文柱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2 | 68 |
98 | 教师成长 | 论“美好”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教育素养 | 王梁 王焕轶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 | 44 |
99 | 教师成长 | 反思写作:教师专业认同与生命完整的表达 | 蒋保华 | 人民教育 | 2021.1 | 66 |
100 | 教师成长 | 通过“校际连线”促教师专业发展之初探 | 浦咏晴 | 上海教育 | 2021.1A | 82 |
101 | 班主任工作 | 以班本教研提升特殊学生群体社会情感能力 | 卢立涛;王泓瑶 | 中小学管理 | 2021.02 | 53 |
102 | 班主任工作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的班主任工作 | 蔡晴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35 | 55 |
103 | 班主任工作 | 基于目标导向策略的主题班会的设计与评价 | 张绍俊 | 上海教育 | 2021.2AB | 47 |
104 | 班主任工作 | 教师与家长沟通中的五“言”艺术 | 陈蒙盛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2 | 71 |
105 | 班主任工作 | 走班教学后如何与学生就行为偏差进行平等交流 | 曾德琨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3 | 69 |
106 | 班主任工作 | 云开“疫”散慧育人,化危为机共成长:云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新思考 | 陈飞 | 上海教育 | 2021.1A | 80 |
107 | 国外教育 | 芬兰德育方法及启示 | 姚岱虹 | 中小学德育 | 2021.02 | 27 |
108 | 国外教育 | 疫情危机下美国学校的社会情感学习实践 | 寇曦月 熊建辉 | 人民教育 | 2020.24 | 65 |
109 | 国外教育 | 美国北卡罗纳州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述评 | 刘丹 | 福建教育 | 2021.2 | 25 |
110 | 国外教育 | 荷兰的跨学科探索:NLT.课程 | 陆瑜 | 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 | 2021.1 | 56 |
111 | 国外教育 | 以课程体系创新支持学生自主性发展:来自布郎克斯科学高中的经验 | 郑太年 | 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 | 2021.1 | 60 |
112 | 家庭教育 | 心理咨询技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 刘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35 | 73 |
113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需要新策略、新路径和新方法 | 傅禄建 | 上海教育 | 2021.1B | 65 |
114 | 家庭教育 | 青春期亲子间爱的语言 | 李小玲 林君瑜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1.1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