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第18周)教研通知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中教)教研通知
(第十八周) 2024.6.20
学科:化学
时间:2024年6月25日(周二)上午7:45
地点: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录播教室)
内容:翔安区市直属校及翔安区高二联合片区
上课时间 | 授课教师 | 课题 |
8:00-8:40 | 庄君怡 | 《布洛芬的合成》 |
9:05-9:45 | 魏婷 | 《香豆素合成路线的设计与优化》 |
9:55-10:35 | 何湘鄂 | 《从定性到定量:基于pKa的有机化学学习》 |
参加人员: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翔安一中、科技中学翔安校区、新店中学、内厝中学、翔安中学、九溪中学高二化学教师
主持人:苏芹 江合佩
温馨提示:建议绿色出行,若需要开车可停在学校地下车库。
学科:体育
(一)
为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中小学体育学科特组织论文研讨交流会暨论文汇编修改工作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6月25日(周二)上午8:20-11:00
地点: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多功能会议室
二、活动内容
1. 参评论文交流
《窥探与审思: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偏离分析》贺艳杰 厦门市新民中学
《基于深度学习场域的体育课堂问题链的实践研究》吴建军、胡炎昌 厦门市大同小学
2. 论文规范性与科学性的培训
3. 参评论文修改汇编具体要求
三、参加对象
1. 本次中小学市级论文评选获奖作者
编号 | 论文题目 | 姓名 | 单位 |
11001 | 运动教育模式影响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实验研究 | 卓志超、陈佳展 | 厦门实验中学 |
11002 | 核心素养视域下“SE”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 | 魏水新、卓志超 | 厦门实验中学 |
11004 | 异质分组在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范紫辉 |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
11008 | 小学体育教学中问题导向式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 | 邹盛泉 |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
11009 |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融合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以传统武术为例 | 孟越 |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
11010 |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武术大课间活动实施策略——以厦门市音乐学校为例 | 于禄 | 厦门市音乐学校 |
11012 | 运动干预对ADHD患儿执行功能影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 贾珍竺、康洛 | 厦门实验小学 |
11014 | 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弹性特点分析 | 许雨娟、郑金梅、蔡立新 |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小学部、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小学部、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 |
12006 | 厦门市青少年内八字体态不良的运动处方制定与干预 | 阮欣靖 |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
12009 | 跨学科主题下的体育PBL实施-以篮球运球为例 | 王国皓 |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
12021 |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阐述的设计与实施——以《篮球:在实战情境下培养“三威胁”时机选择与运用》课为例 | 王雍前 |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
12026 |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足球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 林志昂 | 厦门集美中学 |
12027 | 冲击式PNF”与后激活增强效应对高考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影响研究---以集美中学高考队男生为例 | 谢佑猛 | 厦门集美中学 |
21002 | 小学体育课堂哨声的有效运用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 | 陈圆圆 | 厦门市金鸡亭小学 |
21009 |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学校体育的对策 | 卢亚明 林小龙 | 厦门市云顶学校 |
21015 | “双减”政策背景下厦门市思明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 张淙帅 |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万景校区 |
21018 | CrossFit训练模式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厦门市嘉滨小学为例 | 颜思鸣 | 厦门市嘉滨小学 |
21026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乐动会”课堂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 谢晗晗 | 厦门市松柏小学 |
21027 |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建构路径探索 | 郑俊伟 | 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 |
21034 | 厦门青少年散打运动开展现状与职业发展 | 胡建东 | 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 |
21035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足球大单元课内外融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 陈司令 | 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
21038 | 厦门市校园足球跨界与整合研究 | 陈晓琪 | 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
21039 | 借助数据循证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行为的实践探索 | 陈天材 | 厦门市禾祥小学 |
21041 | 新课标背景下游泳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李珏 | 厦门市公园小学 |
21044 | 基于深度学习场域的体育课堂问题链的实践研究 | 吴建军、胡炎昌 | 厦门市大同小学 |
21047 |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胡炎昌 | 厦门市大同小学 |
21048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家庭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 | 张煜玮 | 厦门市大同小学 |
21052 | 基于分人群科普的儿童肥胖防控研究 | 朱华琪 赖雪玲 | 厦门市思北小学 |
21056 | 小学体育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水平三教学为例 | 林奇焕 | 厦门市槟榔小学 |
21063 | 基于思维培养的小学体育课堂“ 四何”问题设计实践——以三年级《投掷轻物——知识探索》为例 | 洪健 | 厦门市湖明小学 |
21070 | “学、练、赛、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大单元教学策略--------以《发展运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单元为例 | 郭隆俊 | 厦门市思明小学 |
21072 | 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以《立定跳远》一课为例 | 何鑫逸 郭隆俊 | 厦门市思明小学 |
21079 | 大数据下智能设备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调查分析 | 杨帆 | 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 |
21085 | 指向实战的篮球大单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以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青出于“篮”课程为例 | 谢巍鼎 席思妤 |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
21088 | 小学健身操社团学习场景新探索 | 陈芳 |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
21089 | 基于运动负荷检测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水平二《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与游戏》一课为例 | 刘丽萍 陈鹭慧 | 厦门市莲龙小学 |
21090 | 聚焦“乐动会”践行幸福体育课堂 | 洪小平 | 厦门市莲龙小学 |
21093 | 核心素养指向下体育课堂增值评价的实施探索 | 叶林林 |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 |
21095 | 功能性训练对小学生篮球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 蔡达辉 | 厦门市滨北小学 |
21099 | 品德、兴趣、意识,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路径探析--以足球游戏教学为例 | 康晓强 | 厦门市滨北小学 |
21101 | 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孙伟煜 | 厦门市人民小学 |
21103 | 学为中心构建学练赛链条:新时代田径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黄志达 |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
21105 |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体育"混合式课堂模式"构建研究 | 吴晓江 |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
21106 | 浅析遏制“小眼镜”科学方法研究——以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为例 | 蔡明林 |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
21111 |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策略 | 马世文 | 厦门市故宫小学 |
21112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理念与实践运用 | 杨文倩 | 厦门市前埔小学 |
21119 | 素养培育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设计思路 | 陈惠腾 韦政权 |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
21120 | 基于ASPT慧学模式的小学体育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肩肘倒立》课为例 | 吴琼 蔡玉萍 |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
21121 | 以生态为匙,开体育之门 | 李圣杰 |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
21122 | 人工智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研究 | 韦政权 陈惠腾 |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
21123 | “ASPT”慧学模式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蔡玉萍 吴琼 |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
21124 |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 刘可爱 | 厦门市思明区东浦学校 |
22127 |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课堂教学美育浸润行动设计策略 | 林悦 | 厦门市湖滨中学 |
22128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 陈毅林、范琳琳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
22129 | 厦门市初中生体态不良及FMS筛查的特征及影响 | 吴鹏 | 厦门市松柏中学 |
22130 | 基于中考体育视角的初三体育课堂分层教学可行性研究 | 曹鹏 | 厦门市莲花中学 |
22132 | 体医融合视域下改善初中生”外八字“腿型的运动处方设计 | 柯雪莹 | 厦门市松柏中学 |
22134 | 新课标理念与运动教育模式的互动关系:契合与发展 | 刘群英 | 厦门市松柏中学 |
22135 | 新课标背景下的篮球大单元教学实验研究——以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为例 | 杨华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
22150 | 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开设匹克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以厦门市莲花中学为例 | 王芳、曹鹏、卓建裕 | 厦门市莲花中学 |
22153 | 对初中阶段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兴趣方向及规律的研究 | 卓建裕、王芳、曹鹏 | 厦门市莲花中学 |
31002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构建与实施—以水平三排球大单元为例》 | 黄志谦 | 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 |
31004 |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究 | 陈水华 | 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 |
31011 | 湖里区小学儿童足球队开展现状分析 | 陈锦宏 | 厦门市天安小学 |
31013 | 大单元教学促进儿童操控性技能发展的实证 | 周群力、程君 | 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
31018 |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 | 吴夏淋 | 厦门市梧桐实验学校 |
32002 |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校外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厦门为个案 | 杨雅倩 | 厦门市梧桐实验学校 |
32003 | 领会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 许松坤 | 厦门市蔡塘学校 |
32004 | “13-14-10”初中体育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陈堂 | 厦门市禾山中学 |
32006 |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之探索 | 纪小东 | 厦门市禾山中学 |
32010 |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应对方式与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 林海华 |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
32014 | 厦门市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 方洋洋 | 厦门市梧桐实验学校 |
32016 | 田径运动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 叶佩奇 | 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 |
32017 | 初中篮球大单元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的必要性 | 周泽东 | 厦门市湖里中学 |
41001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创新性研究》 | 孙继璋 | 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 |
41004 |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林少敏 | 厦门市集美区锦园小学 |
41005 | 问题导向,推进体育深度学习——以四年级《篮球曲线运球》教学为例 | 石文生 | 厦门市集美小学 |
41006 | 基于项目化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以水平二《急行跳远》为例 | 陈文洲 |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
41007 | 《系统化训练体系构建:啦啦操难度动作训练方法研究》 | 冯梦婷 |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
41010 | 《体育运动对发展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 | 余舟 | 厦门市集美区园博学校 |
41013 |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篮球运球绕杆课堂教学策略 | 陈祎晟 |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小学 |
41014 |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足球大单元中的实践研究 ——以小学五年级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 | 陈晓斌 |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 |
41015 | 创新体育游戏发展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应用研究 | 黄河 |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 |
41021 | 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现状及策略研究 | 罗小情 |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心小学 |
41024 | 全民健身背景下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价值、阻力与对策 | 林晓平 | 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 |
41035 | 大单元视域下BOPPPS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五年级学生为例 | 班婵 | 厦门市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 |
41036 | 基于心理学角度下成就动机理论在小学排球垫球训练中的影响研究--以美山分校女子排球队为例 | 苏鸿杰 | 厦门市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 |
41050 |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曾营片区为例 | 洪浚强 | 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
41051 | 专项运动技能从学会到会用的教学实践策略——以小学篮球教学为例 | 林江烽 | 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
41052 | 项目化学习下的小学篮球家庭体育作业探索 | 曾炳权 | 厦门市集美区窗内小学 |
41053 | 厦门市集美区窗内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连景龙 曾炳权 | 厦门市集美区窗内小学 |
41057 |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 张翔宇 | 厦门市集美区三社小学 |
41060 | 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三助力” | 杨加福 | 厦门市集美区杏苑小学 |
41061 | 小学体育课堂劳动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 周阳淼 | 厦门市集美区田头小学 |
41070 | “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叶蕙婵 | 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
41073 |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探索 | 贺子之 | 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
41075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渗透德育的探究 | 林瑞婷 | 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
41077 | 双减背景下课外体育作业的实践意义及实施模式 | 叶倍呈 | 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
41081 | 民族复兴任务下小学武术课程目标设计:原理、框架与流程 | 胡奥峰 |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
41083 | “教会、勤练、常赛”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实施路径 | 肖玲玲 |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
42003 | CBA外援政策的演变对其联赛发展的影响 | 王洁、周旭丹 | 厦门市第十中学 |
42004 | “学训一体化”视角下厦门市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析 | 陈铭凯 | 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 |
42008 | 间歇训练对高考体育运动员的800米成绩影响研究——以灌口中学高考体育队为例 | 王凰麟 | 灌口中学 |
42009 | 新手体育教师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研究 | 孙美勤 | 灌口中学 |
42012 | 可变阻力训练对中学篮球队运动员上肢与核心快速肌和投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以上塘中学初中男子篮球队为例 | 杨毓金 陈圣铿 | 上塘中学 |
42015 | 初中生身体自尊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为例 | 江永标、陈圣铿、江金兴 | 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 |
42018 | 近10年体育法研究动态分析及学校体育发展路径探究 | 易雯婷 | 厦门市杏南中学 |
42021 | 智慧化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解析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 刘艳娇 | 厦门市杏南中学 |
42030 | 功能性训练对初中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杏南中学初中男篮为例 | 王森 | 厦门市杏南中学 |
42032 | 水域安全教育视域下中学生初级游泳 培训大纲设计与应用研究 | 高楠 | 乐安中学 |
42035 |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初中体育田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 修千雅 | 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 |
42036 |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 林艳阳 | 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 |
42037 | FMS功能性筛查在中学生田径活动中干预作用研究 ――以集美区蔡林学校为例 | 王思捷 | 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 |
42038 | 助力与阻力训练对初中生引体向上的影响对比 | 朱誉琳 陈文洲 |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
42039 | SAQ训练法对初中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 | 孙海涛 |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
42041 | 棒球运动员外场防守能力受速度素质影响的分析研究 | 林勇超 | 集美实验学校 |
51005 | PBL教学法在小学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徐威、卢炜青 | 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
51011 | 家庭体育作业对小学三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 颜雅青 | 厦门市海沧区芸景实验小学 |
51013 | 小学足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与实践策略 | 苏永超 |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 |
51018 | 新课标导向下“化错1.2.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探析 | 张旺龙 |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 |
51023 | 基于Spark理念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动商影响的实践研究 | 郎属勤 | 海沧区北附学校体育中心分校 |
51033 | 青少年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策略研究 | 彭芃 |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
51034 | 学习共同体在体育课堂中的构建 | 王洪浪 |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
52003 |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中小学生体育课堂五育融合 评价量表的研制 | 张静怡 |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
52006 |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以《初中体育篮球大单元课程》为例 | 陈光毅 | 厦门市海沧区鳌冠学校 |
52007 | 学练赛视域下有效提高体育作业质量探究——以七年级人教版足球单元为例 | 林香玲 |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 |
52008 | 非稳定性抗阻力训练对中学排球队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 ——以厦门海沧华附实验中学为例 | 刘大渊 | 厦门海沧华附实验中学 |
52009 |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下体育学习单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足球二过一技战术”为例 | 张华博 | 厦门海沧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
52013 | Tabata训练干预对初中生负性情绪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卢美花 | 厦门市马銮湾实验学校 |
61006 | 赛场上的科学,操场上的艺术—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 邵海南 | 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 |
61014 | 同安城区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苏志钦 | 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 |
61025 | “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 方振史 | 厦门市同安区美林小学 |
61026 | “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马彩云 | 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 |
61027 |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及实践 | 卢齐斌 | 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
61031 | 浅谈小学生仰卧起坐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XX小学为例 | 杨小萍 | 厦门市同安区岳口小学 |
61032 | 依托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以水平三为例 | 陈燕丽 | 厦门市同安区岳口小学 |
61033 | 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低年级感统训练的实践策略探究 | 洪佳旺 | 厦门市同安区新美中心小学 |
62002 | 《浅析初中校园篮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 苏清娴 | 厦门市梧侣学校 |
62004 | 窥探与审思: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偏离分析 | 贺艳杰 | 厦门市新民中学 |
71002 |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以水平三《正面下手双手垫球》为例 | 李羽绒 | 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
71007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音乐跨学科融合研究——以足球脚内侧运球为例 | 陈清苗 |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郑坂校区 |
71010 | SAQ训练法对水平二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 梁淑文 | 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
71014 |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标大单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洪家奕 | 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 |
71017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足球运动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 蔡建鹏 | 厦门市翔安区舫山小学 |
71018 | 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以足球教学为例 | 郭春红 | 厦门市翔安区金海小学 |
72004 | UbD模式在高中体能模块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 吴慧 | 厦门市内厝中学 |
41088 | 双减背景下乡村学校少年宫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杨勇健 | 集美区后溪中心小学 |
11016 | 小学校园女子足球队组建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以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为例 | 吴钧涛 |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
12031 | 初中体育智能操场功能需求分析 | 杜赫 | 厦门市音乐学校 |
21062 | 小蹦床在激趣体育教学中助力运动能力培养 | 卢宇灵 | 厦门市湖明小学 |
21080 | “幸福体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乐动会”课堂设计与实施 | 连振杰 | 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 |
41019 |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 林伟嘉、吴诗雅 | 集美区乐海小学、集美区杏北小学 |
51020 | 基于体育素养理念下核心力量训练对跳远成绩影响的实践 | 庄志麟 |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 |
62003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排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 郑光文 | 厦门市新民中学 |
2.欢迎其它老师参加
四、主持人:张志顺、吴智鹉、李江华
五、注意事项
1.请全体参会人员提前安排好时间,无故缺席会议者视为自动放弃汇编资格。
2.因参会人员较多,学校无法提供停车位,所以请参会老师绿色出行。
(二)
各相关学校:
为探究学习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变革,结合市直属校教研工作的需要,拟定组织市直属学校开展主题为“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系列研讨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上午9:20-12:00
2.地点:厦门六中东渡校区
二、培训内容
序号 | 内容 | 主讲或负责人 | 时间 |
1 | 签到 | 高飞 | 9:30-9:50 |
3 | 公开课 水平五(高一年)“健美操-有氧舞蹈” | 叶立君 | 9:55-10:35 |
4 | 公开课 水平五(高一年)“篮球:突分配合” | 薛志原 | 10:50-11:30 |
5 | 评课 | 李昂达 施连江 厦门一中 厦门六中 | 11:35-12:00 |
三、参加对象:各直属高中高一年全体任课教师
四、主持人:严自毅、李昂达
五、注意事项
1.请参会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准时参加。
2.导航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和宁路50号(西南门)
3.因校内车位较少,建议各位教师结伴同行或绿色出行。
学科:中学音乐
时间:2024年6月26日(周三)上午
地点: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坑内院区106)
主题:2023-2024(下)期末工作总结
具体安排
时间 | 活动内容 | 主持/主讲 |
9:00 | 学期工作回顾 | 苏清理 |
9:30 | 直属新教师工作小结分享 | 王琳娟 |
10:00 | 颁奖 | 江静怡/各区教研员 |
10:30 | 总结 | 林培荣 |
主 持:王琳娟
相关要求:1.请做好签到准备。2.出席老师注意安全,准时参加。
厦门市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示范基地(厦门集美中学)
专题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的研究,课题组以“一体化视角下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为主题,透视中、高考对素养和能力的考察,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聚焦课堂教学设计与落地,把脉元认知在学生学习中的监控与调节,开展厦门市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示范基地(集美中学)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一、研讨学科:数学
二、活动时间: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下午14:00-17:30
三、活动地点:厦门集美中学(侨英校区) 导航:集美中学高中部东南门
集美区侨英街道凤安路323号
四、活动内容:示范基地公开课及讲座
学科 | 学段 | 时间 | 地点 | 内容 | 主讲人 | 主持人 | |
数学 | 初中 | 14:15-14:55 (第一节) | 录播教室 | 七年级:《全等三角形》 | 洪东辉 | 集美中学初中教师 | 丁仕杰 |
高中 | 15:10-15:50 (第二节) | 录播教室 | 高二年:《培养直观想象素养——以新高考全国Ⅰ卷数学第16题为例》 | 刘伟 | 集美中学高中教师 | ||
16:00-16:50 | 录播教室 | 讲座:《元认知视角下认识培育直观想象素养的探讨》 | 郑锐 | 集美中学高中教师 |
五、参加对象
1. 厦门市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厦门集美中学示范基地教师;
2. 厦门市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示范基地:每个基地3位教师;
3. 欢迎其它学校对大中小幼数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感兴趣的老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