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年新课标校本学习、实施推进计划
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强化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体现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以思维能力为支撑,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
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强化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体现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以思维能力为支撑,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核心素养。读懂读透新课标,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成为下一阶段我校教科研的重要内容。我校下一学年的校本学习和实施推进方案如下:
一、新课标的研究学习——宏观设计,扎实推进
(1)学校宏观设计,制定学习计划。
学校制定义务教育新课标研究与实践方案,成立核心研究小组,明确目标、责任人、学习内容、标准及达标验收一是与下半学期初高教材研究结构起来,研究义务教育新课标,同步研究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二是与专家进校园、青年教师评选等重点项目和活动结构起来,请专家指导,打造案例,确保研究质量。
(2)借助专家培训,提升对新课标的认识。
在专家进校园活动中进行义务教育历史新课标解读,明确新课标的变化。并通过大单元课堂展示活动,进行具体评课,帮助我们打造大单元教学案例,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教科院、进修校提供的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主动学习新课标,并把好的资源分享给学科组老师们。
(3)学科内有序组织,调研过程,达标验收学习成果。
集中研讨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每周半天集中教研会商,每周半天集中阅读的时间,根据学习计划表研究学习新课标。
学科内教师人人分享交流新课标学习。论坛、沙龙、答辩相结合;案例分析和课例展示相结合;评价引领和榜样带动相结合。争取做到:“学”中内化。通过反复学习、层层研讨,梳理出宏观架构,画出新课标的思维导图。“说”中深化。每位教师完成课标分析报告,进行新课标的答辩,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做”中升华。通过学习,实践生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新课标研究与初高中教材研究相结合
根据计划,进行初高中历史教材研究,每人绘制出四大结构,找到初高中历史课程在教材上的衔接点,每个备课组制作好初高中课程衔接计划,并在课堂中实践。学期末每人完成十二年一体化研究报告。
(5)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新课标学习成果
每个学程设计经历六次研究,备课组长-学科主任-年级主任-教科室层层审核把关,围绕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进行层层答辩,从设计到课堂落地再经历六轮磨课,确保课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