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类联合期刊索引(语文)2020年第4期 |
序号 |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1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插入式”课堂结构模式探究 | 孙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43 |
2 | 初中教学 | 初中诗词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初探 | 欧阳怡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65 |
3 | 初中教学 | 整体·聚焦·体验:肖培东语文活动的创设艺术 | 金卫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13 |
4 | 初中教学 | 取消中考考纲:再识、透视与推想(上) | 黄本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21 |
5 | 初中教学 | 在专题整合中实现深度学习 | 马秀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30 |
6 | 初中教学 | 批注三式 走进内核 | 姜莉 吴永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34 |
7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项目写作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 娄红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40 |
8 | 初中教学 | 返本溯源 大道至简:名著导读教学范式的方法论思考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43 |
9 | 初中教学 | 聚焦文言文的微观言语形式 | 沈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68 |
10 | 初中教学 | “文”的“丢失”与“回归”:初中文言文教学反思与重建 | 殷秀德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7 |
11 | 初中教学 | 运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 周陈敏 王光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14 |
12 | 初中教学 | 教材逻辑下名著导读的应为与可为:以《傅雷家书》为例 | 周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18 |
13 | 初中教学 | 基于课程标准的“全语文教育”兵希样本 | 刘恩樵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22 |
14 | 初中教学 | 运用阅读策略,架构整本书阅读 | 朱慧 蒋云兵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25 |
15 | 初中教学 | 过滤文本特质 提纯教学价值 | 边玉春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30 |
16 | 初中教学 | 读中见洒脱不拘,议中赏心境自闲:《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知识(PCK)的择定与重构 | 吴聃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32 |
17 | 初中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与建议 | 赵根标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42 |
18 | 初中教学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欧阳伟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50 |
19 | 初中教学 | 基于接受学理念下的文学鉴赏:以初中阶段中国现代诗歌学例 | 黄珏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57 |
20 | 初中教学 | 指向素养提升的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 刘卫军 | 人民教育 | 2020.15-16 | 85 |
21 | 初中教学 | 取消中考考纲:再识、透视与推想(下) | 黄本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13 |
22 | 初中教学 | 指向阅读策略的学习设计 | 张霞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16 |
23 | 初中教学 | 以思辨探究促深度阅读 | 郭进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19 |
24 | 初中教学 | “一轴两翼”教小说 | 张爱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22 |
25 | 初中教学 | 引路·激趣·教法:整本书阅读导读“三法” | 汪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25 |
26 | 初中教学 | 打开学生阅读心理的黑匣子:名著导读“学生阅读心理整体循环系统”范式研究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36 |
27 | 初中教学 | 基于课程标准,追求“教学评”一致性: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特点及教学导向 | 李涛 | 福建教育 | 2020.9 | 30 |
28 | 高中教学 | 亲历角色的诞生:统编版必修(下册)“戏剧”单元整合教学 | 包旭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8 |
29 | 高中教学 | 当混合式学习遇上学习任务群: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 陈茜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12 |
30 | 高中教学 | 大单元视域下的单篇选文教学探究: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 丁维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15 |
31 | 高中教学 |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反复备教为例 | 陈安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32 |
32 | 高中教学 | 平视经典:思辨性阅读的一个新视角——以《六国论》教学为例 | 童志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38 |
33 | 高中教学 |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途径 | 吴巧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50 |
34 | 高中教学 | 素养为本,能力先行:高考语文全国卷语用部分“一拖三”试题评析 | 鲁小冬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9 |
35 | 高中教学 | 关注2017年版课标修订,把握语文课程育人价值 | 关惠文 吴欣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17 |
36 | 高中教学 | “任务群”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习“泛在空间”的建构与运用 | 王经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20 |
37 | 高中教学 | 生成课堂:渗透和达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 胡晓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23 |
38 | 高中教学 | 古诗文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基于三篇古诗文教学的切片分析 | 柴施莹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46 |
39 | 高中教学 | 在宽广的背景中读出文本个性: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化思路和方法之一 | 王良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57 |
40 | 高中教学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必修上第二单元为例 | 陈琳 | 福建教育 | 2020.9 | 8 |
41 | 高中教学 | 需要重新设计切合学情的单元学研任务 | 王兆芳 | 福建教育 | 2020.9 | 54 |
42 | 写作教学 | 高考写作:宏大价值的微观言说 | 成旭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21 |
43 | 写作教学 | 写作教学呼唤回归“平民化” | 许芳红[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64 |
44 | 写作教学 | 指向“多样性”“有效性”的作文评价 | 路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66 |
45 | 写作教学 | 创设支架:基于学情的初中写作教学改进策略——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教学为例 | 方仁艳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111 |
46 | 写作教学 | 情境化作文写作应具备五种意识 | 谢涛 刘祖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115 |
47 | 写作教学 | 基于思维提升的鉴赏评论写作教学策略 | 荣维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9 | 32 |
48 | 写作教学 | 提供写作支架 助力过程指导:以《“突出中心”写作思维训练》为例 | 金方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9 | 39 |
49 | 写作教学 | 增加选择空间 凸显核心素养:2020年中考作文试题综述 | 冯善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9 | 68 |
50 | 写作教学 |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 吴振华 | 人民教育 | 2020.17 | 84 |
51 | 写作教学 | 写作知识的开发与转化 | 潘素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36 |
52 | 写作教学 | 实现三个“结合”,落实写作指导 | 郭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56 |
53 | 写作教学 | 写人记事散文的情感取向 | 向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78 |
54 | 写作教学 | 开发写作教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生写作学术性小论文的实践探索 | 徐桦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4 |
55 | 写作教学 | 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编写思路 | 韩涵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25 |
56 | 写作教学 | 骑墙主义与辩证思维:论述文写作中的虚假辩证现象分析 | 李汝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48 |
57 | 写作教学 | “稳”中导向育人,“巧”中促进选才: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 胡家曙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69 |
58 | 写作教学 | “真写作”作文教学须强化四个意识:2020年高考作文的启示 | 彭俊姣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72 |
59 | 写作教学 | 高考作文命题最主要的矛盾是真实与限制的冲突 | 叶黎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79 |
60 | 写作教学 | 情境与去情境: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路径——2020年高考作文题述评 | 邓彤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81 |
61 | 写作教学 | 主题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2020年新高考I卷和200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对比分析 | 费明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84 |
62 | 写作教学 | 表征与矫正:缺失张力的初中说理写作 | 石修银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73 |
63 | 写作教学 | 初中目标作文有效评价策略探索 | 叶晓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76 |
64 | 写作教学 | 随课微写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以《春》随课微写教学为例 | 许必华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79 |
65 | 写作教学 | “自能”作文三阶梯 | 张正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33 |
66 | 写作教学 | 会“呼吸”的作文课 | 张彬彬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43 |
67 | 综合教学 | 如何建构自己的阅读经验:“读一本书”与“读一类书”的关系及反思(下) | 余党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18 |
68 | 综合教学 | 古代诗歌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下) | 孙国萍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24 |
69 | 综合教学 | 奏响古代诗歌教学的三部曲 | 徐国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36 |
70 | 综合教学 | 例谈课文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史建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 | 38 |
71 | 综合教学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专业文学课改策略探析 | 李岚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53 |
72 | 综合教学 | 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四个关键词 | 杜秀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68 |
73 | 综合教学 | 课时课程教学的内涵、学理、理论及实践 | 官炳才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0.9上 | 129 |
74 | 综合教学 | 牵手、松手、放手:“非指示性”教学实践三部曲 | 郑逸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9 | 12 |
75 | 综合教学 | 守正创新用好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 温儒敏 | 人民教育 | 2020.17 | 51 |
76 | 综合教学 | 立足活动 浅浅教学(上)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9 |
77 | 综合教学 | “基本”当堂论:坚持“当堂教会”的原则——是“即时有效”还是“以后有用” | 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16 |
78 | 综合教学 | 连贯思维与语文教学设计 | 杨祥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24 |
79 | 综合教学 | 一扇凝视的窗口:关键词阅读教学初探 | 张劲 龚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28 |
80 | 综合教学 | 量“文”定“任务”:例说自读类文本的课堂任务设计 | 李伟 张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8中 | 54 |
81 | 综合教学 | 论语文的教学解读 | 王林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A | 54 |
82 | 综合教学 |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群诗阅读思维 | 司艳平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9B | 47 |
83 | 综合教学 | “当堂”结果论:厘清收获与目标的混淆——是指向过程还是指向结果 | 刘生权 张悦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9 |
84 | 综合教学 | 做整本书阅读的“牧羊人” | 苏陆琴 杨玉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9中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