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滨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改革项目
  3. 新基础教育
  4. 优秀课例
  5. 内容

(数学)指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课题 指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课型 习题课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年级班级 高一(1)班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2.       ...

课题

指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课型

习题课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年级班级

高一(1)班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们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研究,让学生总结与归纳;类比得到研究对数函数的方法,在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指数、对数单调性的应用,数学方法的总结、数学思想的感悟。

难点:结构化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材

分析

指数、对数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对它的定义、图像、性质等综合性应用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后,通过类比的方法对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做系统的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更系统的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学情

分析

在前面学习了函数单调性、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归纳,老师教学生结构,学生运用结构,有利于直观认识的形成。

教学

策略

结构化教学、探究学习法

教学

资源

课件、学生作业

教学

媒体

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表1

 

 

 

 

 

 

 

 

 

 

 

 

 

 

 

 

 

 

 

 

 

 

 

 

 

 

活动2

(表2

 

 

 

 

 

 

 

 

活动3

(表3

 

 

 

 

 

 

 

 

拓展思考:

 

 

 

 

 

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1左侧的所给的数,它们在形式有什么共同点?

2.对于它由哪些要素构成?

 

 

 

3.再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中指数与底数的特点,思考我们该如何对这三组题进行归类?

 

 

 

4.对于第一组题,根据学生获得的方法总结,进一步让学生复习巩固单调性定义、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5.对于第一组题目中对数比较大小采用的方法一样吗?大家想想,在这组题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6.请同学们类比第一组题目,完成剩下的表格。

 

探究1:已知,试确定mn的大小关系。

探究2

1.在求指数函数值域时我们用到的是什么方法?

2.探究活动3

1)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能否将第一题中的指数函数一般化?请算一算情况怎么样.

2)如果题目增加条件变为: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的值。

3)如果将指数函数改成对数函数,你会做吗?大家试试看!如果如果题目不能做,该如何改进?

3.在这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1.根据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完成表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作业展示。

2.进一步复习函数单调性定义的变形2.

3.探究活动4

(1)如果题目换成:该如何做?

(2)你能将指数不等式变为对数不等式吗?都能算吗?如果不能你可以怎么改进?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若不等式)在区间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类比:若不等式)在区间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指数、对数函数单调性应用在哪些方面?

2.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这些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它们都形如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由底数和指数这两个要素组成。

可以分为三类: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底数不同,指数相同;底数不同,指数不同.

 

 

 

 

 

 

 

 

 

 

小组讨论,展示作业。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作业展示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作业展示

 

 

 

 

 

 

 

 

学生回答、作业展示

构成要素出发,引入比较大小的分类,比较自然、易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将所学知识回归概念、定义。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对数比较大小。

学以致用。

 

从特殊到一般,化难为易,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产生认知冲突,引入新的方法。

题目层层深入,前面的题目为后面的题目起铺垫作用,化难为易。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

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板书设计

1.       函数的单调性定义;

2.       指数、对数函数图像。

作业设计

《名校学案》第43-45

教学反思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利用表格归纳知识清晰明了;3.利用类比法教学;4.通过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微网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