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特色重点项目二——足球运动
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引导生命、以生命成就生命的崇高事业。“生命教育”,是关注生命的状态和发展,旨在引导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成就教师,发展学生,让学校成为师生发展的乐园”是湖滨中学的办学理念。从办学理念出发,叶瑞碧校长明确提出践行“生命教育”,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努力培养有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湖滨人 。
厦门市湖滨中学是一所老牌的足球特色校。学校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足球队,多次代表省中学生参加全国赛,屡获省赛冠军。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湖滨中学的足球运动也由关注比赛走向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推广,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不仅男生,女生也参与进来,学校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课、大课间、春季运动会等时间,组织开展校内足球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趣味足球活动,把重在竞技的足球运动,变成了体育文化嘉年华。
二是挖掘内涵,强调足球运动中的拼搏精神、不服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尊重对手的精神,以此来锻造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品格,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校园足球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磨炼自身意志,提高团队意识,并领悟成功和合作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与进步,扩展足球的普及面,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
如今,校园足球运动已经成为湖滨中学“生命教育”特色的重点项目之一,为达成培养有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湖滨人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厦门市湖滨中学足球运动发展史
厦门市湖滨中学足球队于1996年9月1日成立以来, 1999年被福建省体委、教委确认为“福建省重点足球传统项目学校”(闽竞训—[1999]51号),2007年12月被授予“厦门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厦教局办[2007]233号)称号,2015年9月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6年9月23日通过厦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考评,被评为良好;2016年9月28日通过福建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考评,被评为优秀。2002年起连续9年获市教育局批准跨片初招足球特长生,2006年起连续5年享受中招足球优秀特长生免试特招政策,2014年再次获得厦门市小升初、中招足球优秀特长生特招资格。现有58个教学班,2786名学生,占地面积32083平方米,拥有300米塑胶跑道,足球训练比赛场1个,水泥篮球场4个,网球场1个,羽毛球场3个,排球场1个。学校现有体育教师11名,其中足球专项2名、田径专项5名、篮球专项2名、健美操专项1名、武术专项1名;外聘足球教练2人。
为把我校办成福建省知名的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历任领导非常关心、支持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把足球项目作为我校省一级达标校办学特色的一面旗帜,遵循素质教育发展和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特色立校为目标,以“依托足球特色,倡导足球精神,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课题,形成以“德育为核心,兴趣为先导,知识体育相结合,主动发展,多元发展"的育人思路,开发学生身体运动智能,促使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足球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领导重视。学校领导一向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学校体育运动发展,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认真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做到学校有规划、训练有计划、安全(医疗)有防范和应急方案。
课程保障。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初中每周3节课(含足球课),高中每周2节课和足球选修课,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大力开展足球普及。积极响应国家、省体育局号召,认真组织开展“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长跑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以足球为主题搭配其他趣味活动的春季运动会,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检验足球在学校的普及成果。
器材保障。作为多年传统项目校,我校体育设施符合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对于足球项目开展所需要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均符合要求,器材配备保障有力。同时,我校被厦门市教育局列为厦门市首批校园足球智能助教系统使用推广试点学校。高科技的介入,相信我校足球事业必将迎来新的面貌。
体质保障。作为足球传统项目校,足球对学生的体能和力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适龄学生(不含随班就读、体恙学生)合格率达95%,充分保障足球传统项目在全校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充足,学校每年将体育预算经费纳入学校总预算中,特别是传统特色项目的预算,并优先保证校特色项目队伍的训练和比赛开支。每年投入体育的经费达60万多元,用于改善场地设施、配备补充更新能达到国家标准的体育器械(含足球所需器材)、训练、比赛以及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参赛参训学生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的支出,其中投入足球训练与比赛的经费就有近19万元,保证了正常的训练与比赛。为进一步创建省足球特色学校,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负责,德育处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长、足球专职教练和外聘足球教练。学校领导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建设的有关精神,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及我校的足球项目建设工作的优势,坚持以足球运动作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学校课程的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新形象。
二、以体师为本,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决定了运动员的培养和成长,决定了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学校现有体育教师11名,其中足球专项3名、田径专项4名、篮球专项2名、健美操专项1名、武术专项1名。
专职足球教练员四名,分别是:陈鹏、许森林、彭家宝;外聘教练祁敏(前中青队主力守门员),保证我校足球队能够长期集训。除了4位专职教练以外,我校各年段、班级足球队教练全部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这些教师都是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并对体育运动规律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有利于在平时的训练中发现苗子,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同时,我们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相互学习的办法,加强足球教学研究,开发好校本课程。把足球教学纳入平时教学中,足球选修课课前十分钟以足球专项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踢足球的兴趣,根据学生掌握技、战术的情况,再分层次进行技、战术的传授。足球教学研究,训练学生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三、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足球运动队员素质
足训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下功夫,除教练员时时关注队员的思想动态外,学校分管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德育处副主任等相关领导经常到训练现场进行思想教育,重大比赛亲自带队,深入指导。其次,在训练方面要注重严格组织纪律性和训练质量。我校足球队拥有一套完善且详细的训练比赛计划,详细到每节训练课的内容。足球的训练时间固定:原每周一、三、五(本学期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3-4节,以及周六、周日上午9:00—11:00,为球队固定训练时间。高中球队23人,初中球队20人,初中与高中分层、梯队训练;教练之间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整个足球队的运作十几年如一日,有条不紊地、梯次推进。2015年9月组建校女子足球队,为今后学校女子足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我校足球队还重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每周我们都组织对外的交流比赛,包括兄弟校的球队、公司、企业足球队等,时常还与周边城市学校进行足球交流,这大大提高了我校足球队的知名度,也为整个学校争得了荣誉。“足球特色“成为了一块招牌,为我校师生,乃至全市教育系统所乐道和推崇、学习。今后,我们除了继续加强体能及技战术的训练以外,更要不断调整总结出更有效率的训练方法,对不同特点,不同程度的运动员采用分层分法的训练方式,充分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脱胎换骨。
此外,足球队学生因训练和比赛耽误文化课程方面的学习时间,学校及时安排科任老师为他们补课,尽量保证入选足球队学生的训练和学习两不误,足球教练更是利用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亲自为队员补文化课,以保证学生即使后来没能成为专业足球运动员,也能为上大学和工作打好文化基础。
四、抓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足球运动知识,借助它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具体做法有:
(1)利用宣传专栏,定期将运动员在赛场上英勇拼搏的照片,以及各年段、班级开展足球比赛的成绩概况等制作成足球专版,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开设有关足球的研究性课题,如《足球运动的发展史》、《足球战术研究》等课题,学生们积极参与研究。
(3)学校近两年来,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足球知识竞赛、颠球比赛、摄影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有关足球文化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校内足球联赛,以班级为单位,分年段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联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足球特色学校的氛围日渐浓烈。同时,学校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足球项目成为春运会的主旋律。
(4)充分利用学校两块对内对外电子屏,动态报道学校足球活动、比赛成绩;并在我校校园网“校园活动”专栏,开设“足球频道”,及时报道相关校园足球信息。
(5)不定期举办年段、班级足球经验交流会,展示班级、年段特色成果,并积极向学校足球队推荐有潜力的运动员,作为足球后备力量,参加足球兴趣班训练。
(6)不定期邀请学校足球专职教练和外聘教练下基层,指导班主任训练。
(7)积极申请承办厦门市和思明区足球进校园比赛。2007年,我校与德国一学校建立友好学校,每年双方互派学生访问对方学校,每年在我校足球场都进行一场“中德学生足球友谊赛”,给我校师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德国足球的机会,让我校师生大饱眼福,大受师生和家长欢迎。
(8)在区体校的大力推动下,我校在区内小学建立起了足球基地校。目前正按部就班开展合作协议中的各项活动。
(9)2016年8月我校加入了福建省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成为其中一员,并被选举为福建省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使我校更直接参与和融入省足球的各项活动中去。
上述这些活动对普及学校足球运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全校师生的整体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真正响应国家“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号召。
五、完善奖惩机制,提高教练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学校对体育运动队的平时和假期训练给予一定补贴并计入工作量,以保障训练的正常进行。参加各级各类足球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给予队员和教练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所获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在教师评优和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与其它学科同等待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湖滨中学足球队历经20年风雨,终铸辉煌!近几年来学校初中足球队和高中足球队参加厦门市和思明区比赛均获得团体冠军。特别是2006年我校与思明区少体校共建U15足球队以来,足球训练与比赛成绩更是取得长足的进步,2006年我校参加福建省重点体育足球传统学校比赛荣获省冠军, 2005年、2007年取得省亚军;2008年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比赛。2010年我校足球队获得全省高中足球联赛冠军,暑期代表福建省参加2009-2010中国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并获得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2011年5月蝉联获得全省高中足球联赛决赛的冠军,2012年荣获“2012年福建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暨中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初中组冠军、高中组亚军,2013年福建省“阳光体育”足球进校园国家级、省级布局市足球比赛高中组冠军,2014年福建省“阳光体育”足球进校园国家级、省级布局市足球比赛高中组亚军,2015.8省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2016.8省校园足球初中组三等奖、省校园足球高中组一等奖。在市、区级校园足球联赛中,2011-2012赛季,获得思明区赛初、高中第一名,市赛高中组第二名;2012-2013赛季,获得区赛初、高中第一名;市赛高中组第二名;2013-2014赛季,获得区赛初、高中第一名,市赛高中第二名;2014-2015赛季,获得区赛初、高中第一名,获得市赛初中第五名,高中组第三名;2015-2016市校园足球初中第三名;高中第二名。
同时,我校还培养了一大批有前途的运动员。向原厦门蓝狮队输送多名主力球员,有的已经冲出国门,在各类足球比赛中崭露头角。其中,王胜祎参加在广东清远举行的华南区Ul5训练营,被评为“希望之星”、佘佳辉、王胜祎入选“国少”集训队、郭聪奕曾效力于厦门蓝狮足球队成为职业运动员、郑达之曾在厦门蓝狮2队踢球、肖喻赴北京国安俱乐部少年队踢球。佘佳辉、蔡诗强、沈军、王晓彬入选中国中学生足球队赴德国、巴西学习足球技术。自球队成立至今,足球运动员有60多人考取本科以上大学。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有信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普及与提高并举,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足球发展之路,努力完成时代赋予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的使命,开创真正具有湖滨特色并能够辐射区域的福建省体育传统项目校。